申可善 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数字化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总经理 、数字化经营中心总经理
《政府工作报告》中在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时强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把数字经济与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章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打造数字经济优势已经成为未来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引擎和战略选择。 一、数字经济优势已经成为新发展阶段的显著特征与底色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数据,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达到了35.8万亿,占到当年GDP的36.2%。《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测算与“十四五”展望》给出了数字经济规模为17.05万亿,占全年GDP比重为17.2%。尽管两者数据统计口径有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表明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发展阶段的显著特征与底色。笔者认为,所谓数字经济是指人类以数字作为主要生产要素、工具和行为方式从事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活动总和。数字经济具有三个典型特征:一是系统集成性。通过数字映射和反馈使现实世界中不同种类和标识的各类活动在虚拟世界中得到集成;二是开放共享性。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虚拟数字计量单位统一性使其具有天然集成性,彻底突破了现实世界开放共享客观存在的物理和技术以及利益、制度安排的边界;三是变革迭代敏捷和可持续性。这方面摩尔定律是重要佐证。数据流动与存储的自动化可以化解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全球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倒逼和加速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中数字化进程。“云办公”“云会展”“云旅游”“云诊疗”“线上娱乐”“智能制造”“无接触生产”“宅经济”等等如潮涌现,中国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实现世界主要经济体唯一实现正增长,数字经济的优势凸显了重要动因,成为平抑不确定风险的“压舱石”。仅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8.2%和14.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1%,表现显著超过其他产业水平同期水平。数字时代已经到来,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已经成为新发展阶段的显著特征和底色。
第一,数字经济彰显了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成果。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创新,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随着基础理论、基础算法、装备材料等研发突破与迭代 ,技术创新与场景创新又催生出数字经济源源不断的优势。第二,数字经济彰显了协调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成果。数字经济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和区域基于自身产业、产品、客群及区位优势,立足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扬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协调格局。通过数字技术和场景开发和构建可以有效形成经济链条的重新布局,使各类经济活动实现在资源硬约束下的有效协调配置,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可以有效消弭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形成协调良性格局。第三,数字经济彰显了绿色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成果。数据要素流动的高便捷性、低成本性可以从两端发力:在供给端投入实现最经济,避免重复投入、重复生产,实现低效体质,最大限度提高潜在资源的利用和产出水平;需求端,有效实现需求整合、产品性能绿色迭代、多元化选择和个性化定制、精准对接,降低搜寻成本、提高搜寻确定性和效率、以需定产,避免产需脱节形成浪费。第四,数字经济彰显了开放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G20峰会发出倡议,发挥数字经济作用,加强数字安全合作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弥合数字鸿沟的,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对数字经济开放逻辑的重要诠释。我国不断发展的数字贸易、数字产品与服务,跨境数据流动和电子商务、国际间数据开放和互认、数字货币、数字国际税付等都是数字经济优势开放的实践成果。第五,数字经济彰显了共享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成果。数字化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的可复制,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可以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公共服务机构资源数字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互联网+公共服务”,创新提供服务模式和产品。支持高水平公共服务机构对接基层和其他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群体和区域、领域 。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传统共享障碍新突破将大大提速。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成为必答题。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和互促共进,系统集成、创新共享、快速演进、持续迭代将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和关键。要把数字经济的优势转化为新发展格局的胜势,必须围绕“谋划”“技术”“基础设施”“产业行业培育”“生态”“环境”等起承转合,久久为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答好数字经济时代打造数字经济优势的答卷。首先是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与谋划。要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高强度建设、高水平实施。深化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促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开放搜索、电商、社交等数据,发展第三方大数据服务产业、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数据治理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一体推进,防止低水平、同质化重复建设。其次是强化关键数字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 聚焦关键算法、传感器等关键领域,数字核心技术一体化研发,加快布局前沿技术,加强基础学科的交叉创新,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鼓励各类主体成为数字创新技术的策源地,开放软件源代码、硬件设计和应用服务。大力发展虚拟现实整机、感知交互、内容采集制作等设备和开发工具软件 。三是加快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基于全社会公共平台,加快构建5G的应用场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基础设施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推动超大规模分布式存储、弹性计算、数据虚拟隔离等技术创新,提高云安全水平。四是培育壮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和行业。积极扶持云计算、 大数据 、区块链 、物联网 、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 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扩大与之相关的市场主体规模和提升能级,智能装备、 智能运载工具、智能识别系统等智能产品设计与制造,推动通用化和行业性。五是建立良好的数字经济生态。要适应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经济、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趋势,推进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汇聚融合和深度利用,扩大资源辐射覆盖范围,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推进数字城市、数字乡村、数字社区、数字政府建设,围绕衣、食、住、行、医、游、娱、养、教等创新,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态。普及提升公民数字素养,让全体人民对数字产品服务可用、能用、想用。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推进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汇聚融合和深度利用六是营造数字经济快速成长的环境与氛围。全面推进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创新,提升全社会协同治理能力,全面提高运行效率和治理能力。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统筹数据开发利用、隐私保护和公共安全,加快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积极参与数据安全、数字货币、数字税等国际规则和数字技术标准制定。
版权声明:上海钧智律师事务所为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提供法律服务。需要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研究院所有内容或观点的,应注明“来源: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对于不遵守本声明和/或其他侵权违法行为,本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江苏省首批重点高端智库,以南京大学经济学、管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平台为核心,优化组合国内外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学科和专家资源,以中国沿海地区高度开放、发达的实体经济为背景,深入研究探索中国实体经济的走势、趋向与政策,为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总结经验,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